1/25/2012

歐盟制裁伊朗原油 “下狠手”能否奏效?

歐盟成員國外長23日在布魯塞爾通過決議,決定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并對伊朗中央銀行實施制裁。這是繼美國2011年12月15日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后,西方又一個主要政治力量因為核問題對伊朗下“狠手”,但這些新制裁能否奏效尚難預料。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23日表示,對伊朗施加威脅、壓力和制裁是“失敗的途徑”,深陷經濟危機的歐洲對伊朗實施石油制裁,是不切合實際的做法,這更像是一場反伊朗的“心理戰”。


伊朗外交部當晚發表聲明,稱歐盟應當對其“不明智”的決定負責。聲明說,歐盟的決定“不合邏輯,也不合理”,伊朗譴責這一不符合原則的做法,指出這一決定將給歐洲民眾和其他人帶來不愉快的后果。伊朗的核計劃是和平的,伊朗不會因受到壓力而放棄合法權利。
伊朗前石油部長卡齊姆·瓦齊里·哈馬內23日說,歐盟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會導致國際原油價格驟然上漲。他表示,相信伊朗能在全球找到其他愿意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歐盟應當確信,伊朗石油不會沒有買家”。

石油收入占伊朗全部外匯收入的85%以上,因此美歐相繼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意味著伊朗本已十分艱難的經濟將遭受更嚴重的打擊。伊朗貨幣里亞爾的市場匯率23日創下1美元兌換2.1萬里亞爾的歷史新低。由於伊朗眾多物資都要從國外進口,因此隨著里亞爾幣值的暴跌,伊朗國內物價和資產價格將出現快速上漲。
此外,伊朗國內眾多生產商需要以外幣尤其是美元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從事生產,里亞爾瘋狂貶值已導致許多生產商入不敷出,無法正常從事生產,國內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同時,由於美歐制裁,在伊朗投資的外國公司面臨嚴重資金進出問題,紛紛削減在伊朗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歐盟的石油禁運,伊朗政府將全力應對,首先是確保其石油出口的其他市場不受影響。伊朗目前原油日出口量約260萬桶,其中近50萬桶出口至歐盟,約占伊朗整個石油出口的20%。其他主要出口對象還包括土耳其、日本、韓國及印度等。盡管在美國壓力下,其中一些國家開始考慮削減從伊朗進口原油,但伊朗將展開積極斡旋,與其他伊朗石油進口國接觸,力保剩下的80%出口份額不減少。此外,在外交層面,伊朗近日已多次呼吁重啟核談判。

23日通過的對伊朗新制裁舉措,無疑是歐盟對伊朗使出的一個“狠招”,因為制裁劍指伊朗經濟的命脈石油產業。盡管如此,制裁決議中也留有回旋余地,規定“已簽署的合同”可被執行至2012年7月1日;“合法交易”在被嚴格監管的情況下能夠繼續進行。
歐洲一些國際問題專家認為,歐盟留下回旋余地有兩個用意:一是不想過分刺激伊朗,避免緊張局勢驟然升級;二是維護自身利益,防止經濟遭受較大沖擊。

歐洲政策中心分析師阿曼達·保羅說,歐盟擔心制裁措施過於嚴厲會令伊朗作出諸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過激舉動,而一旦擦槍走火,歐洲將承擔“扣動扳機”的政治責任。她說:“這樣的結果將令歐盟不得不卷入對伊朗的戰爭,而目前面臨嚴峻的經濟形勢,歐盟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參與對伊朗的武力干涉。”她認為,歐盟仍對通過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抱有較大希望。

歐洲政策中心主任約瑟夫·詹寧則表示,“已簽署的合同”可被執行至今年7月1日的規定充分體現了歐盟對自身利益的照顧。他說:“在7月1日前這段緩沖期里,無論是作為整體的歐盟還是各成員國都有充分時間調整其全球石油采購布局。避免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對原本脆弱的歐盟尤其是歐元區經濟造成大的沖擊。”

cnyes.com

0 意見:

張貼留言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Hot Sonakshi Sinha, Car Price in India